USB3.0介面於2008年11月26日由由Intel、微軟、惠普、德州儀器、NEC、ST-NXP等業界巨頭組成的USB 3.0 Promoter Group正式發佈,可分成Host端與Device端;而主機板大廠英特爾及超微2010年起都將支援USB3.0為南橋規格,加上微軟Windows 7也確定支持USB3.0,使得USB3.0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門焦點。
USB(Universal Serial Bus) 通用串列匯流排,是連接外部設備的一個串列匯流排標準,在電腦上使用廣泛,是最通用的規格,也可以用在機上盒和遊戲機上,甚至許多工業儀器也是透過USB與電腦連結,USB不僅可提供周邊設備資料傳輸,還可供電,On-The-Go隨插即用的特性更可使可攜式設備直接交換數據。
USB由USB促進委員會(USB Implements Forum)於1996年發佈,具有支持Hot plug和隨插即用 (Plug&Play)兩大特性,第一代的USB1.0於1996年問世,傳輸速度1.5Mb/s,1998年升級到USB1.1,傳輸速度提升到12Mb/s,2000年4月,USB 2.0正式推出,速度提升到480Mb/s,是USB 1.1的四十倍;目前USB3.0規格也正式發佈,USB 3.0在實際設備應用中將被稱為「USB SuperSpeed」,最大傳輸頻寬高達5.0Gb/s,'相當於625MB/s,是USB2.0的10倍以上,能夠在70秒內完成傳輸27GB的高畫質(HD)DVD,大幅縮短複製高畫質多媒體視訊影片的時間。在此優勢之下,市場預估,USB3.0將會率先應用於外部儲存市場,2010年起,USB 3.0晶片會陸續應用到外接硬碟(HDD)、固態硬碟(SSD)、隨身碟、集線器、PC附加卡等其他裝置上。預計2011年可進一步拓展至手機、媒體播放器、相機、攝影機與各式可攜裝置;到了2012年,USB 3.0還可望拓展至視訊轉換盒(STB)、遊戲機、電視和各類無線傳輸裝置中。
USB 3.0接口有標準A型、標準B型、迷你B型等三種,其中標準A型完全兼容USB 2.0設備,只不過接入後速度會降級,標準B型則不向下兼容,主要用於連接外接設備。USB 2.0屬於半雙工二線制總線,只能提供單向數據流傳輸,而USB 3.0採用了對偶單純形四線制差分信號線,可支持雙向並發數據流傳輸。
USB 3.0傳輸速度若以既有銅傳輸線材為基礎已無法滿足,因此USB 3.0改採銅線包覆的光纖藉以傳輸GHz等級的訊號。同時USB 3.0改良USB 2.0兩條對應數據輸入輸出無法同時工作的傳輸設計,USB2.0為四線結構,包含了電源、地線及兩對數據線,USB 3.0則增加4條線路總共8條線路,其中兩條為數據輸出,兩條數據輸入,四條線路可雙向同時傳輸,加上接地線設計,可進一步實現全雙工效能,避免USB 2.0半雙工的單工通訊作業模式,有效提升USB數據傳輸效率。此外;USB 3.0還引入了新的電源管理機制,支持待機、休眠和暫停等狀態。
為了搶佔市場商機,智原與睿思科技(Fresco Logic)已成功展示了全球第一顆USB3.0主端(Host)控制器晶片,及展示元件端(Device)的固態硬碟(SSD)USB3.0 SATA橋接晶片等。安國、創惟、旺玖等USB 晶片廠也紛紛投入USB3.0控制IC市場。
留言列表